20..4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2,下怀上、子事父宜,众敬贵宜,知交友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曰:“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3。”
交:结交,熟人。朋:同学。友:志同道合的朋友。接:接触,交往。2宜:合宜,适度,指符合一定的规矩。3有以为:有为(wèi)而为(wéi),有一定的目的而做,指按照一定的准则去从事。有道义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照一定的规矩,适度而为,所以说他们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才这样干的。
义,是君主与臣子、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一种办事原则,是父亲和儿子、地位高贵的人和地位低下的人之间的一种等级差别,是知己、熟人、同学、朋友之间的一种交往之道,是关系亲近的人和关系疏远的人之间一种内外分别的准则。臣子侍奉君主要符合一定的规矩,部下归附上司、儿子侍奉父亲要符合一定的规矩,下贱的民众敬重地位高贵的人要符合一定的规矩,知己、熟人、朋友、同学互相帮助要符合一定的规矩,亲近的人被当作内部的人来接纳而关系疏远的人被当作外部的人来排斥也都要符合一定的规矩。所谓义,是指所做的事情都要符合一定的规矩。讲究义的人都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去做各种事情,所以《老子》说:“非常有道义的人有所作为,但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才这样干的。”
20..5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2,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中心怀而不谕3,故疾趋卑拜而明之4;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5。礼者,外节之所以谕内也6。故曰:礼以情貌也。凡人之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7。众人之为礼也,以尊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8;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9;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曰:“攘臂而仍之10。”
貌:体现。2群义:各种义。就是上一节所说的“臣事君”、“下怀上”、“子事父”、“众敬贵”、“知交友朋之相助”、“亲者内而疏者外”这些适度的人际关系。文章:本指刺绣或画面上错杂的色彩或花纹,引申而指表现道义的礼乐制度。3谕:告诉,用言语表明。4疾趋:快速地小步走,这是古人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貌走法。5信(shēn):通“申”,申述,申明。6节:礼节。谕:表明。7为:行,讲求。8为:治理,引申为修养。9神:神通,精通。10攘臂:捋袖出臂,表示精神振奋、态度坚决。仍:因袭,依旧。
礼,是用来体现心中感情的仪式,是规定各种适度的人际关系的制度,是规定君臣父子之间相处关系的准则,是用来区别高贵和卑贱、贤能和不肖的手段。心里有着怀念归附之情而不便用言语来表白,所以用快速地小步走和下跪叩拜等礼貌动作来表明自己内心的怀念和归顺;内心爱着别人而不能被别人了解,所以就用连篇的好话来申述自己的爱。礼,是用来表明内心思想感情而体现在外表的礼节。所以说:礼是用来体现心中感情的仪式。大凡人被外界的事物感动的时候,就不知道他应该讲求自身的礼节了。一般人讲求礼节,是为了用来尊重别人,所以有时候卖力有时候懈怠。君子讲求礼节,是用它来增进他自身的修养;君子用礼节来增进自身的修养,所以能精通礼节而成为最有礼节的人;最有礼节的人精通礼节而一般的人对礼节三心二意、不甚了了,所以两者就不能相应;两者不能相应,所以《老子》说:“最有礼节的人讲求礼节而没有人能与他相应。”一般的人虽然对礼节三心二意、不甚了了,但讲求礼节的圣人还是毕恭毕敬地遵行所有作揖跪拜的礼节而不懈怠。所以《老子》说:“捋起袖子伸出胳膊精神振奋地依旧讲求礼节。”
20..6道有积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2。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3。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也4。事有礼而礼有文5;礼者,义之文也6。故曰:“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德:当作“积”。韩非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普遍法则,是历久不衰的,所以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积聚起来,这种法则的积聚就能产生功效。也就是说:按照这不断积累的法则办事,就能获得实际功效。2韩非认为,有道德的人,能够按照道来办事,从而获得实际的功效,所以说:德是道的功效。3韩非认为,仁慈的人做事,一切发自内心,没有能够像有德的人这样遵循道来办事,仅仅得到了有德者的一些思想上的光彩,所以说:仁是德的光芒。4韩非认为,讲义的人做事,不像仁爱的人那样一切发自内心,而都有一定的实际目的,把发自内心的仁爱化成了办事的行为惯例,所以说:义是关于仁的事情。5文:指礼乐制度。6韩非认为,讲求礼节的人一切按礼节制度办事,而不像讲义的人仅仅按一定的行为习惯来行动,他把义给制度化了。所以说:礼是义的制度。